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> 学术动态 >> 正文

【博思论坛】学术研究的思维与方法

发布者:    发表时间:2018-07-18    来源:      浏览次数:

主讲嘉宾

金明,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文艺美学方向博士生

主要研究方向:影视美学、回族研究

主要科研成果:2017年共有八篇发表在核心期刊的论文见刊(另有一篇录用),其中CSSCI期刊三篇,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三篇(另有一篇录用),所有论文均为独立作者。在2016-2017学年先后参加了由上海交通大学、清华大学、上海戏剧学院等院校所组织的八场国际、国内学术会议,与会并宣读科研成果。担任2016年长三角戏剧影视研究生学术论坛博士生嘉宾,获上海研究生学术论坛优秀论文奖。获2016-2017学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

本次主讲主题:影视文化批评与研究

路鹏飞,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博士生

自我简介:普通文科生,性格一般很正经,偶尔假正经。生活大多数情况下很枯燥,偶尔可能很有趣。希望和大家分享一些生活、学习的经历,包括发论文或者考博(就业)的事情,还有和同学、导师相处或学业(工作)的一些经历。目前正努力突破自己,希望能跟其他人多多学习。

本次主讲主题:研究的兴趣&兴趣的研究——从自己几篇非(练)核(手)心(的)论文谈起

李明炎,同济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哲学专业

本次主讲主题:技艺、奴斯与心性——人工智能困境下的佛教资源

主讲论文摘要:本文探讨了人工智能概念在哲学史上的渊源,指出人工与智能分别对应于亚里士多德哲学的技艺与奴斯(nous,通常翻译为心灵)概念,并表明人工智能给人类认知带来的危机,产生于自然与人工之界限的泯除。随后,本文讨论了人工智能给当今人类人性观带来的影响,并从佛教心性论的角度,以“能所”问题作为切入点,指出佛教所讲的妙明真心不落能所,乃是有情生命的真正宝藏。最后,本文表明,人类应该体认真心,找到真正的尊严,面对AI的强大计算能力,人类无需自卑、恐慌。

主讲论文关键词:人工智能亚里士多德佛教能所大佛顶首楞严经

点评嘉宾

柯小刚,字如之,号无竟寓,北京大学哲学博士,现任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、哲学系主任、中国思想与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、同济中国思想与文化丛书及《儒学与古典学评论》主编,道里书院山长,创办公益性质的道里书院网络读书会。著有《海德格尔与黑格尔时间思想比较研究》《思想的起兴》《在兹:错位中的天命发生》《道学导论(外篇)》《古典文教的现代新命》等;译有《黑格尔:之前和之后》《尼各马可伦理学义疏》等;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,研究兴趣涉及儒学、经学、中国哲学、中国历史、西方古代经典与解释、现象学、德法哲学、政治哲学、艺术理论、中医、传统文人书画等领域。

张念,生于20世纪70年代,女性主义批评家,作家,哲学博士,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。现供职于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,主要从事女性主义思想与文化政治研究。从2000年起,在国内思想文化刊物发表女性主义研究及批评文章近百篇,曾在《南方都市报》《经济观察报》《广州日报》开设相关专栏,著有《性别政治与国家——论中国妇女解放》《女人的理想国》《不咬人的女权主义》《持不同性见者》《心理气候》等。

李革新,山东淄博人,200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,现任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。主要研究领域有外国哲学、古希腊哲学。著有《哲学的颂歌——柏拉图对话的现代解读》《走向精神与生命的融合——舍勒的人格现象学研究》等。